上市公司公告:一座涉稅數據“富礦”
|
本報訊(記者李雨柔)1月11日,《中國稅務報·納稅服務專刊》組織了一場專題座談會,邀請來自稅務機關、上市公司和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的專家,共同探討上市公司涉稅問題。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上市公司發布的各類公告,是企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其中有許多涉稅信息可以挖掘——無論是企業還是稅務機關,都應該利用好這座“數據富礦”。 近年來,涉稅事項越來越成為財政部、證監會和稅務機關等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記者曾梳理多家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的審核問詢函和回復,企業研發費用核算歸集是否準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是否合規、納稅情況是否與實際業務情況相匹配等涉稅事項頻頻出現在審核問詢函中,成為科創板上市委關注的問題。 長期研究資本市場稅收問題的稅務專家姜新錄告訴記者,在他的印象中,上市公司對涉稅事項的披露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少上市公司開始主動披露涉稅信息,發布的涉稅公告類型也越來越多。粗略劃分,上市公司涉稅公告主要包括補繳稅款公告、收到退稅款公告、稅收優惠主體資格認定公告、接受稅務檢查公告、涉外稅務爭議公告以及重大事項稅務處理公告等。近日,某上市公司收到澳大利亞稅務局出具的《納稅調整通知書》并發布公告,引發財稅朋友圈熱議,該公告就屬于涉外稅務爭議公告。 與會專家表示,深入解讀上市公司涉稅公告,剖析典型案例,往往有助于提示企業潛在稅務風險。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發布的非涉稅公告中,也隱藏著不少“稅務密碼”,值得企業研究與探索。 中翰稅務集團理事長王駿分析,上市公司發布的年報、季報或就并購重組、分拆上市等重大交易項目發布的提示性公告等,表面看來與稅務事項無關,但通過分析上市公司披露的非稅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揭示企業存在的稅務問題。不久前,某上市醫藥企業就其個別子公司失控事件發布了公告,該事項雖然是非稅事項,但是會對集團公司稅務處理、稅務管理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子公司失控前期,在稅務管理方面的表現有哪些,如何通過有效落實內控制度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都將幫助上市公司降低稅務風險,強化稅務管理。 從國際經驗來看,上市公司公告也是稅務機關發現企業稅務問題,為企業提示稅務風險的重要信息來源。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主體,有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與其他企業相比,會受到更多的監督。因此,上市公司在稅務管理、稅務風控體系等方面的建設較為健全,出現的問題也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深入研究。 服務并管理好上市公司,有助于稅務機關進一步提升征管水平。據與會專家介紹,目前,不少西方國家已經將上市公司納入大企業稅收管理局進行專業化管理,比如荷蘭在選取大企業時就會將是否為上市公司作為考慮因素之一,澳大利亞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研究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 在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紛紛建議,稅務機關可以以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為基礎,分行業、分企業類型、分事項開展稅收分析,形成一些有分量的報告,如《銀行業上市公司稅收分析報告》《科創型上市公司稅收分析報告》《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投入分析報告》等,深度研究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稅法遵從情況,并為監管部門決策和上市公司稅務管理提供建設性意見。 |
下一篇: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商事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