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稅免抵退稅和免退稅的計算
★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勞務、服務和無形資產的增值稅免抵退稅——免、抵、退。
計算步驟:
第一步: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第二步: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會計上確認為“進項稅額轉出”)
=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三步:
當期免抵退稅額(參照數)=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四步: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1)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結轉下期抵扣的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解讀】
(1)“免”——指免出口貨物在出口環節應繳納的銷項稅。
(2)“剔”——調增出口產品成本。即出口貨物超出退稅率不予退稅的部分作進項稅轉出,在會計上直接進成本。體現在“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時,應按當期全部出口貨物離岸價扣除當期全部進料加工出口貨物耗用的保稅進口料件金額后的余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3)“抵減額”是指由于進口貨物時是免稅的,沒有繳納進項稅額,但也做進項稅轉出了,因此再轉回來。
(4)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的確定
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包括當期國內購進的無進項稅額且不計提進項稅額的免稅原材料的價格和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的價格,其中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進料加工出口貨物耗用的保稅進口料件金額。
計算公式:
進料加工出口貨物耗用的保稅進口料件金額=進料加工出口貨物人民幣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進料加工計劃分配率
計劃分配率=計劃進口總值÷計劃出口總值×100%
(5)“抵”——全部進項稅額減去“剔”的部分后的余額,抵減內銷銷項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為正數時,繳納增值稅;
當期應納稅額為負數時,稱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需要和當期免抵退稅額比較大小計算可退還的增值稅。
(6)“退”——當出現期末留抵稅額時就會涉及到退稅額的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