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實列支下企業福利費的核算處理
來源:安徽稅務籌劃網 作者:安徽稅務籌劃網 人氣: 發布時間:2022-08-15
摘要:新會計準則取消了原 應付工資 、 應付福利費 會計科目、增設 應付職工薪酬 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 工資 、 職工福利 、 社會保險費 、 住房公積金...
新會計準則取消了原“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會計科目、增設“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即將職工福利費列入職工薪酬范圍核算。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
新會計準則下,雖然企業不能再按照工資總額的14%來計提福利費,改為據實列支。但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準則及其應用指南的規定,企業可以根據以前年度福利費的支出情況來確定提取比例,即先提后用。
企業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會計年度終了經調整后應該沒有余額,但這并不意味著職工福利費不允許存在余額,在會計年度中間允許職工福利費存在余額,如企業某月提取的福利費超過當月實際支出的福利費,則職工福利費就存在余額。
我認為,據實列支下,企業職工福利費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ㄒ唬┲苯恿兄С杀?、費用
這種核算方式適合于福利費開支金額不大的中小企業。因為,企業發生的福利費直接列支成本、費用相比原按照工資總額的比例計提而言,會引起企業每月成本、費用的波動,而這對福利費開支較大的企業而言,會引起業績的較大波動。
?。ǘ└鶕旮@M的實際開支情況確定當年提取比例
這種核算方式適合于福利費開支金額較大的大、中型企業,但是企業應注意的是當年確定的提取比例不再是14%的稅法扣除比例。
1、月末職工福利費的處理
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月應計入成本、費用的福利費金額。
例如,某公司2008年6月,當月應發工資500萬元,其中:生產部門直接生產人員工資150萬元;生產部門管理人員工資60萬元;公司管理部門人員工資100萬元;公司專設產品銷售機構人員工資90萬元;建造廠房人員工資60萬元;內部研究開發部門人員工資40萬元。
公司根據2007年實際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情況,經計算2007年全年實際發生的福利費與工資總額的比重為4%,企業將該比例作為2008年福利費的提取比例,職工福利的受益對象為上述所有人員。
應計入生產成本的福利費金額=150×4%=6(萬元)
應計入制造費用的福利費金額=60×4%=2.4(萬元)
應計入管理費用的福利費金額=100×4%=4(萬元)
應計入銷售費用的福利費金額=90×4%=3.6(萬元)
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的福利費金額=60×4%=2.4(萬元)
應計入研發支出的福利費金額=40×4%=1.6(萬元)
公司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60000
制造費用 24000
管理費用 40000
銷售費用 36000
在建工程 24000
研發支出 16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200000
2、年末職工福利費的處理
年度終了,企業應將福利費調平,年末福利費不應存在余額,少提補提,多提沖回,即:福利費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福利費,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福利費,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例如,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累計發生的福利費支出為2450000元,已累計提取的福利費2850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400000
貸:管理費用 400000
企業采用第二種方式核算福利費應注意,年末必須對當年提取的福利費按照實際支出金額進行調整,即“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年末余額必須調為0,否則就不叫據實列支了,也就違背了準則的相關規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