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時候交易雙方是采用一些非常規的方式進行定價的,如以下案例所示,實質是一個轉租業務,不應該由于定價方法的差異,而忽略經濟業務。
一、案例背景
甲企業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對租賃的房產進行裝修改造,在改造期間將該區域的特許經營權授予乙公司,并與乙公司在協議中約定裝修改造費用由乙公司承擔,裝修改造權歸甲公司所有。
改造結束后,甲企業作為建設單位參與竣工驗收和竣工結算審計,甲企業取得裝修改造款的所有發票,并向建筑裝飾公司支付工程款。甲公司進行了如下會計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乙
貸:預付賬款-建筑裝飾公司
二、案例解析
本案例看似簡單,實際仔細研究的話,你會發現,本案例所包含的內容實在不少,遠不止那么簡單。如果按照甲公司所進行的賬務處理,就是乙公司替其支付了裝修工程款,并沒有完整的將業務記錄和反映出來。
根據案例,甲公司只是將裝修改造期間的部分區域租賃給乙公司使用,而乙公司需要支付的租賃費是裝修費的金額。
這里我們不去糾結為什么乙公司租賃一塊還在改造期的物業還支付這么多的費用。這里我只能說我們不能用常規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對某些企業是廢棄物的,也恰好是有些企業的存貨和主營業務。
由于甲公司是租賃的該物業,這會涉及到新租賃準則中的使用權資產的核算,另外,根據案例背景尚不清楚,是初始租賃時的裝修還是租賃過程中發生的二次裝修。
如果是首次裝修的話需要核算為使用權資產,這項費用是使租賃資產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由甲公司承擔的費用,發票也是開具給甲公司。如果是后期的二次裝修,后續租期不長的,可以簡化,考慮使用以前通常使用的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對于甲公司來說,根據案例背景,是改造期間內將租賃標的資產讓與乙公司使用,這就是租賃業務,我們常說的二房東。甲公司取得了收入,應該確認租金收入,而且是一項按照期間確認的收入,根據租賃的時間按月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如果是專門經營這類業務的,也可能會計入主營業務收入。
該使用權資產為甲公司所控制,不因由于定價方法而對業務實質有影響,即不得由于乙公司支付裝修費,而導致甲公司不確認收入,甲公司需向乙公司開具租賃發票并繳納增值稅。
所不同的是,對于與甲公司收入相對應的成本這里可能有一定的特殊之處。如果是正常使用中的使用權資產,使用權資產累計折舊根據使用權資產的用途可能會計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制造費用等,當使用權資產用于了轉租時,使用權資產累計折舊則應該結轉到營業成本,這點與自有房產沒有本質的區別。當然具體金額應該按照整體租賃費與轉租面積占比計算確定。
但,本案例,甲公司所租賃資產正在裝修,如果是涉及到原出租方多給予了裝修期間,使用權資產沒開始折舊,則轉租收入沒有對應的成本;一般來說,租賃期間固定,不論企業是否使用,隨著時間的流逝,租賃期間會減少,并到期,還是需要折舊并結轉為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