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的驅動下,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對會計核算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以下是甲公司的業務模式,該公司利用APP進行商業運營,為促銷和增加其APP用戶黏性,又約定用戶滿足播放量,額外贈送權益,其收入確認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一、案例背景
甲公司通過APP為用戶提供服務,主要是通過音頻、視頻、圖文等多形式向用戶提供豐富內容,用戶播放一本書大概需要40分鐘,該公司的產品為365天VIP卡售價為365元。
為了刺激用戶消費,公司推出大促,活動內容為:購買后每周只要滿足播完一本書,就送14天VIP權益。如果當周沒有達標,本次不送,但不影響下周的獎勵。即:365元最少1年(每周都不達標),最多3年(每周都達標)。
甲公司所聘用的審計團隊所提的會計處理方案如下:
公司在沒任何歷史經驗可供參考的情況下,建議按照每個用戶都會完成指標的方式進行確認收入,該方法最為謹慎,即:每天收入確認=365/(365*3)=0.333元,并于每個資產負債表日獲取用戶最新消費的記錄情況調整當年收入確認。
比如,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A用戶購買后8個月,32周一共16周完播,另外16周未完成完播,即送了16*14天(224天)以及正常購買的8個月VIP(245天),剩余4個月尚未使用(120天)以及預計全部完播天數(4*4*14=224天),故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對A用戶收入為365/(224+245+120+224)*(245)=109.99元。
下一年,A用戶4個月一共16周都未完播,即無額外贈送天數,合同尚未確認收入為365-109.99=255.01元,,不再追溯以前期間已經確認收入,故剩余部分收入一天應當確認收入為=255.01/(224+120)=0.74元。
如上,在尋找合理的收入確認原則時,我們建議盡量避免使用歷史數據進行會計處理(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同時,以上方法是項目組目前能想出來較為合理的方式,在未來IPO時,對該會計估計的處理是否存在爭議性?
二、案例解析
由于甲公司是在取得新用戶或者老用戶重復充值之時推出的該促銷方案,也即合同約定的,基于用戶行為而導致的可變服務期間。如果用戶每周滿足播放量,則一周再送兩周(14天),即服務期間在1-3年之間。
在期間不確定的情況下,又沒有歷史數據可供參考,可以考慮是否存在類似的同行業有可供參考的數據,當然這需要保證同行業嚴格可比,同樣是APP,其用戶黏性差異很大。
另外,由于涉及到IPO,甲公司收入確認又存在較大的估計,可能歷史數據較少,但應該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考慮變化的趨勢,綜合確定收入確認的合理區間,這可能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數據和經驗的積累,模型估計越來越趨于真實情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該項目組所舉例子的收入確認計算方法實際與筆者以前分析的多充值多贈送類似,區別在于期間的動態性,而充值贈送的部分是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