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疑點分析:超低稅負真相畢露
來源:安徽財稅網 作者:安徽財稅網 人氣: 發布時間:2022-08-04
摘要:緊扣疑點分析:超低稅負真相畢露 基本情況 湖南省湘鄉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26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類型為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從事水泥的制...
緊扣疑點分析:超低稅負真相畢露
基本情況
湖南省湘鄉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26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類型為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從事水泥的制造銷售。
該公司2008年1月~9月實現銷售收入31715683.21元,應納稅額334990.7元,稅負率僅為1.06%,明顯低于本地區6家水泥生產企業平均稅負4.74%。2008年10月,稅收分析預警系統對該公司稅負提示為紅色預警,于是,湘鄉市國稅局決定將其確定為重點評估對象,對其1月~9月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評估分析。
分析測算
評估人員首先調查了該行業噸水泥耗電量、噸水泥耗熟料數量等主要消耗指標,然后采集了該公司耗電量、外購熟料、相關人工工資等指標進行分析測算。
1.按耗電量測算:該公司生產部提供的2008年1月~9月的耗電量為12023804.55千瓦時。按每生產1噸水泥耗用電量70千瓦時(此為行業平均值)測算,產出水泥為171768.63噸。該公司賬面庫存數量為148105.66噸,另有在產品263萬元折合成噸位為11385噸,二者合計為159490.66噸,與按耗電量測算的生產量相差12278噸。
2.按熟料測算:該公司2008年1月~9月共耗用熟料83296.42噸,按每生產1噸水泥需0.5噸熟料的比例(此為行業平均值)測算,產量為166592.84噸,與該公司賬面生產量159490.66噸相比相差7102.18噸。
3.按包裝人員計件工資測算:共支付工資為223614.90元,按1.5元/噸(此為行業平均值)測算,產量為149076.53噸,賬面包裝數量為128250.91噸,相差20825.62噸。
從以上數據分析看,該公司存在銷售水泥未及時申報繳稅的嫌疑。
展開約談
針對以上疑點,評估人員對該公司相關人員進行了約談。
對稅負率嚴重偏低原因,相關人員解釋,是由于該公司沒有水泥行業傳統的任何煅燒設備及配套工程,只是從大的水泥生產企業購進熟料再進行加工成水泥,產品成本自己不能左右,只能受制于生產熟料的水泥廠家和市場需求,在稅負方面不能和擁有整個流程的水泥廠家相比。
關于按耗電量和熟料計算存在的少計銷售收入行為,該公司解釋為生產設備使用不正常,未達到設計的預期效果,頻繁停開機及整套工藝設備都處在磨合和調試過程,空載運行過高,造成電耗過高以及熟料浪費,按電費和耗料情況測算產量不一致在情理之中。
關于按包裝人員計件工資測算存在的少計銷售行為,該公司解釋為包裝車間工資還包括一些臨時人員工資在內。
實地核查
對企業人員的說法,評估人員要求公司舉證說明。于是,該公司提供了因冰災等引起的停電、停產,以及新建處于磨合期生產不正常的一些數據:實際噸水泥耗電達73千瓦時,影響產量7000噸。同時,該公司提供了生產包裝車間臨時人員工資表,共計20690元,應核減產量13790噸。
帶著評估指標分析和約談的疑問,評估人員著手對該公司進行了兩方面的實地核查。
一是核查產量,從核查中了解到,該公司舉證中說明的問題確實屬實,但還與測算產量相差約5000噸~7000噸未計收入,存在瞞報現象。二是核查進項稅額,針對該公司屬新辦企業的情況,查是否有將基建用材料進項稅額進行了抵扣。經過實地核查賬務,評估人員發現:
1.該公司在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應作進項稅額轉出202999.93元,只轉出86766.79元,少轉出116233.14元。
2.該公司自投產之日起,用于本公司路面硬化、分配給股東、補償當地村民、對外捐贈等方面的水泥477979.12元(不含稅,共計2061噸)尚未作銷售收入。
3.至2008年9月底,預收賬款余額807450.05元(2976噸),實為公司銷售員收到的貨款,貨物已發出,一直未計入銷售收入中。
評估處理
1.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應轉出進項稅額202999.93元,已轉出86766.79元,少轉出116233.14元。
2.該公司自投產之日起,用于本公司路面硬化、分配給股東、補償當地村民、對外捐贈等方面的水泥477979.12元(不含稅)尚未作銷售收入,應補繳增值稅81256.45元。
3.貨物已發出未作銷售收入而是掛往來賬,少計銷售收入690128.25元,少繳增值稅117321.8元。
以上合計應補繳增值稅314811.39元,企業進行了自查申報補稅。同時,湘鄉市國稅局按照稅法有關規定,對該公司未及時申報繳納的稅款按日加收了滯納金。
?。ū景咐珊鲜∠驵l市國稅局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