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減半征稅期,壞賬損失列支為何這么多
來源:合肥財稅網 作者:合肥財稅網 人氣: 發布時間:2022-08-04
摘要:企業基本情況 廣西柳州市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由內資企業經增資擴股變更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5.79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享受西部大開...
|
企業基本情況
廣西柳州市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由內資企業經增資擴股變更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5.79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享受西部大開發———鼓勵類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生產性企業所得稅“免二減三”、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等多項稅收優惠政策,2003年~2004年處于企業所得稅免稅期,2005年是其第一個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期。
確定評估對象
2006年,柳州市國稅局對該行業的外資企業2005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進行例行分析,發現廣西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指標存在明顯異常。該公司2003年~2005年,汽車銷量均保持30%以上的增幅,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分別為45%、28%、42%,利潤總額先增后減,增減幅度分別為294%、-25%、-40%。2005年該公司由免稅期進入第一個減半征稅期,由于利潤總額的變動方向與企業產銷情況背離,因此稅務機關將其確定為評估對象。
評估數據采集評估人員通過綜合征管軟件、涉外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系統、歷年征管檔案及該公司報送的會計報表,提取了公司2005年所得稅申報數據和財務數據,同時采集了企業2002年~2004年的相關信息作為縱向比較數據,并在互聯網上搜集了汽車制造的相關外部信息。評估人員將采集的全部數據導入EXCEL表,制作了申報、財務指標分析表,充分發揮EXCEL表的計算、圖表等功能,計算出歷年的各項指標、繪制出涉稅指標趨勢圖。
案頭分析
評估人員充分利用涉稅指標趨勢圖,對該公司2005年度的涉稅數據進行了重要性分析、結構分析、縱向對比分析。鑒于汽車產品的特殊性,所售出的每一輛車都配備臨時車牌,記錄完備,且銷量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企業少計收入的可能性不大。2003年~2005年的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其他業務利潤率基本保持在82%、15%、1%左右,也沒有較大幅度的波動,存在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利潤總額異常影響較大的因素可能在期間費用、營業外收支凈額等方面。
2005年管理費用、營業外收支凈額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和1%,與2004年相比增幅異常。評估人員進而對這兩項目中的子項進行了分析,其中壞賬損失、管理費用和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3個子項目存在明顯異常。
“壞賬損失”分析:2005年申報稅前列支壞賬損失為7667萬元,占管理費用的15%,與當年會計賬載金額277萬元相比,多列支7390萬元。與2003年和2004年壞賬損失稅前列支金額0.15萬元和0萬元相比,增長異常。經對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的32筆壞賬損失資料逐筆審核,發現大多數的壞賬已在前幾年就收到法院判決書或裁定書,或者應收賬款賬齡在4年以上的,最長的達到了9年。
“管理費用——其他”分析:2005年申報稅前列支20530萬元,占管理費用的41%,與會計賬載金額13490萬元相比,多列支費用7040萬元。與2003年和2004年稅前列支金額553萬元和12914萬元相比,增長異常。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分析:2005年申報稅前列支達10692萬元,占營業外支出的94%,與會計賬載金額943萬元相比,多列損失9749萬元。與2003年和2004年稅前列支0萬元和133萬元相比,增長異常。
上述3個項目的異常列支,共減少了24179萬元的計稅利潤。評估人員初步判斷,該公司可能存在將應在免稅期稅前列支的部分費用、損失推遲至減半征稅期列支,以減少其實際應納所得稅。
約談舉證
為了使約談更富成效,評估人員針對分析發現的疑點,充分收集有關財務、會計政策,核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召開專門的政策討論會論證,隨后正式約談了該公司財務負責人。
對于壞賬損失,該公司解釋:壞賬損失賬載金額277萬元反映的是會計上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實際上會計確認的壞賬損失金額為10762萬元,調整不符合稅前列支條件的3095萬元壞賬損失后,稅前列支金額為7667萬元。至于2003年、2004年稅前列支的壞賬損失金額極少或沒有,主要是由于處于免稅期,對此并不重視,對會計上確認的壞賬損失,未作稅前申報列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