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薇婭,本名黃薇,我國知名網紅主播。2020年薇婭位居直播帶貨總榜的榜首,帶貨金額超過300億,穩穩的“直播一姐”。2021年歲末,浙江省稅務局在其官網公布了薇婭偷稅案:
經查,薇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薇婭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由于薇婭的名人效應,加之偷稅金額大,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一片嘩然。
薇婭到底是怎么偷稅的?下面我們就通過還原薇婭的交易結構,剖析其如何達到偷逃稅款目的的。
01 薇婭直播的商業模式
在直播行業里,頭部的網紅主播并非單兵作戰,往往是由所屬MCN公司管理。一方面MCN公司會與直播產品的品牌商,對產品、價格、主播、利益分成、直播平臺、直播日期等進行協商溝通;一方面MCN公司也會直接簽署直播電商推廣合同和訂單。
薇婭所屬的MCN公司叫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謙尋文化)。根據謙尋文化的官網信息,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新內容電商直播機構TOP1。旗下共有50余位主播,其中包括淘寶第一主播薇婭viya,以及TOP達人主播:小僑Jofay、安安anan、楚菲楚然twins、大英子LOVE等;紅人主播:唄唄兔等;明星主播:林依輪、李靜、李響、大左、李艾等,覆蓋美妝、生活、服飾等全品類類目,淘寶粉絲數千萬,多維度精準觸達受眾。2018年起,謙尋往集團化管理方向進行,業務全方位開展,已創建北京明星直播基地,杭州超級供應鏈基地,子公司謙娛娛樂打通了傳統娛樂與電商直播的通道,實現內容變現,子公司謙禧文化負責IP授權業務。
謙尋文化的股權架構如下圖所示:

通過股權架構圖,我們會看到,謙尋文化的實際控制人是薇婭的丈夫董海鋒。但謙尋文化并非薇婭夫妻店,而是進行了股權激勵,并引入了兩家知名基金,分別是聯想旗下的君聯資本和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根據謙尋文化官網披露,其計劃2025年申請上市。
直播帶貨的收益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線上傭金;一類是線下費用。
1、線上傭金
線上傭金按照直播帶貨結算成交額和線上傭金費率計算,線上傭金費率由產品方與MCN公司或個人主播協商確定。在實際利益分配時,產品方在電商平臺設置約定的傭金費率,直播開始至產品鏈接下架期間,電商平臺直接根據結算成交額和設置的傭金費率自動扣減線上傭金,線上傭金后續由電商平臺、直播平臺、MCN公司及主播根據平臺規則或協議約定進行再分配。具體分配流程見下圖:

2、線下費用
線下費用主要是線下坑位費。線下坑位費是按直播場次收取的固定費用,一般每場直播活動的線下坑位費為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由產品方與MCN公司協商確定,產品方在直播活動開始前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向MCN公司支付線下坑位費。
了解了直播帶貨行業的商業模式后,我們來梳理下薇婭直播帶貨收入的分配路徑。首先謙尋文化(MCN)將收取的線上傭金和線下費用,確認為該公司的收入。然后謙尋文化再根據其與薇婭簽署的協議,按約定的分成比例計算薇婭的提成款,分配給薇婭。見下圖:

按照這種交易結構,薇婭需要交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呢?我們以薇婭年收入20億元來做個稅負測算。從2019年開始,個人所得稅法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類所得,統稱為綜合所得,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也就是說,無論薇婭與謙尋文化簽署的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取得的所得是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適用的稅率都是相同的,即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萬元的部分,將適用45%的超額累進稅率。如果薇婭的年收入是20億元,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稅負見下表:

通過比較,與薇婭作為謙尋文化的員工取得工資薪金相比,薇婭與謙尋文化簽署勞務合同,從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會節省約1.8億元的稅款。但7.2億元的稅負,薇婭依然覺得很重,是否有更好的降低稅負方案呢?我們看下另外兩種節稅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