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小微企業推出一批普惠性減稅政策。
其實這里說的小微企業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泛指的集合概念。
具體在稅收方面,小微企業享受不同稅種的優惠政策又延伸出不同的具體概念名詞。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小型微利企業”、“小型、微型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小微企業”。很多人對這幾個概念有點懵。
二哥特意把幾種情況的標準、目前有效的優惠政策以及條文歸納整理了一下,供各位朋友參考學習。
所以其實針對小微企業優惠政策一直就存在,本次國務院常委會議涉及其相關內容無非就是在標準上的進一步的變化提高,讓其更受益。
具體我們來看看其中主要的幾點。
1、小型微利企業,也就是在企業所得稅上的優惠政策。
會議提到,大幅放寬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同時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使稅負降至5%和10%。調整后優惠政策將覆蓋95%以上的納稅企業,其中98%為民營企業。
目前的政策是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那么目前實際稅負其實就是50%×20%=10%,通過再次提高標準,讓小型微利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負會直接下降。
當然,關于小型微利企業的其他關于資產、從業人數的標準問題是否會調整,需要等具體財稅文件出臺后才知。
2、會議提到,對主要包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的小規模納稅人,將增值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
關于增值稅起征點的說法,按目前的政策,其實就是《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銷售貨物的,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銷售應稅勞務的,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而且范圍僅限于個人「個體工商和其他個人」
我們平時說的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并沒有提起征點的概念,而是一些單獨的優惠政策,只是它的計算結果和起征點算稅是一樣的,那就是超過了就全額納稅。
二哥覺得,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意思就是提高這個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政策的銷售額標準而已。
當然具體的政策還是需要等財稅文件出臺。
3、目前2018年第四季度的申報尚未結束。
小微企業在申報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時候仍然還是要使用老政策,那就是文章開頭圖片中的政策標準。新政策追溯到1月1日,也就是說,2019年第一季度小微企業預計就可以按新政策算稅了。
申報表填寫基本不會有啥變化。
小微企業增值稅申報相關
滿足免征收增值稅的小微企業不需要單獨備案,只需要在納稅申報表填寫是填寫到相應欄次即可。
比如,二哥稅稅念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2018年第4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萬元,均自開了增值稅普通發票。
那么4月份申報增值稅時候,直接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第9行、10、17、18行,如下圖。然后保存申報即可。
小規模納稅人代開或者自行開具的專用發票需算在免稅銷售額之內,但是其本身需要單獨繳納增值稅。
比如,二哥稅稅念公司2018年4季度代開了1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自行開具了7萬元增值稅普通發票,那么算季度銷售額時候就是8萬元,不到9萬元,滿足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規定。
但是代開的1萬元需要繳納增值稅,其余的7萬元免稅。
小規模申報表中小微企業免稅銷售額和未達起征點銷售額還是有區別的。
11欄有專門的填寫范圍,第11欄“未達起征點銷售額”:填寫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未達起征點(含支持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的免稅銷售額,本欄次由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填寫。
比如:二哥稅稅念雜貨鋪是一個個體戶,2018年4季度銷售收入8萬元,那么在進行增值稅申報的時候,就需要填寫到第9、11欄,而不是第9和第10欄了。
財會[2016]22號《關于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第二條賬務處理、第(十)規定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并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
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預繳
小型微利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也不需要單獨備案,只需要在申報時候填寫企業所得稅相關的內容即可。
小型微利企業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中的一個概念,無論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滿足條件都能享受。
個體工商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個體工商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企業所得稅的小型微利企業優惠和個體戶完全搭不上邊。
二哥稅稅念公司2018年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第3季度累計實際利潤額為0元,第4季度累計實際利潤額為500000元,則4季度申報表填寫如下:
假設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應納稅所得額=500000×0.5,應納稅額=500000×0.5×0.2=50000。減免了75000元。
計提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 50000
?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 ?50000
結轉所得稅費用:
借:本年利潤? ? ? 50000
? 貸:所得稅費用? ? ?50000
繳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 50000
? 貸:銀行存款? ? ? 50000
相關閱讀——
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在路上<國務院>
小微企業所得稅巨幅減稅新政也許將這樣計稅<段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