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內,江蘇省鹽都縣北龍港鎮社會閑散人員宋安和等人,在無實際貨物銷售的情況下,給東臺市時堰鎮、溱東鎮的一些企業和單位虛開150多張增值稅專用發票,涉案總值達680多萬元,給國家稅收造成了上百萬元的損失。最近,東臺市公安局、國稅局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調查,將此案告破,為國家挽回稅款近70萬元。
一份協查函2002年12月12日,江都市國稅稽查局給東臺市國稅稽查局傳來一份協查函,反映東臺市溱東霞宜拉絲廠于2002年9月18日向江都市華都金屬網帶廠銷售不銹鋼材料,其開具的一張上海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偽票。接到此函后,東臺市國稅稽查局立即展開調查。原來,東臺市溱東霞宜拉絲廠是小規模納稅人,江都市華都金屬網帶廠是一般納稅人,為使華都金屬網帶廠能夠抵扣,霞宜拉絲廠負責人陳某即找姜堰市溱潼鎮張某幫其開具了此票。
2003年3月,辦案人員以開發票為由,引張某上鉤,經政策攻心,張某交代發票是一個叫宋安和的鹽城人提供的,宋曾在時堰鎮某旅社住過一段時間。辦案人員立即驅車前往時堰,但鄰居反映,宋安和已多日未到該處,至此線索中斷。
無奈,辦案人員只好又折回溱東,繼續找張某做工作。針對張某上有90多歲的老父,下有10多歲的雙胞胎兒子,且家境貧寒的狀況,辦案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使張某交代,他有宋安和的手機號碼,但須用自己家里的電話聯系,因為宋安和不接陌生人的電話。
于是,辦案人員隨同張某回家。宋安和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是在和“陌生人”說話,并答應在姜堰某旅社見面。
翌日,辦案人員扮作老板,表示要開幾張增值稅專用發票,宋安和說沒問題,辦案人員遂亮出真實身份,將宋安和帶回東臺審查。但宋安和矢口否認,并說張某誣陷他。
立案偵查為獲取有力證據,辦案人員分成兩路:一路由經偵大隊會同國稅局的同志對宋安和進行突審。另一路連夜趕赴溱東,從陳某身上挖缺口。經說服教育,陳某終于交代了除找張某開票外,還于去年通過張某找宋安和給海安縣新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開過三張發票。為弄清事實,辦案人員調取海安新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賬冊,發現陳某所交代的三張發票赫然列于其中,且已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
公安局和國稅局領導得知情況后,立即作出指示:專案組成員不能就案論案,一定要徹底查清宋安和、張某等人在溱東、時堰一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犯罪事實。
在隨后的調查中,辦案人員先后發現,江都市華都網帶廠除了有溱東霞宜拉絲廠提供的上海假發票外,還有東臺另5家單位幫霞宜拉絲廠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
就這樣,從2003年4月12日至25日,短短的13天時間,辦案人員行程一萬多公里,出色地完成了外調工作,查清了宋安和等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事實,共破獲系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13起。
日前,宋安和等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其余10名犯罪嫌疑人也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