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案例中作理論朔源:子公司未分配利潤轉股本,合并報表如何處理?
提示:本文為了說清楚問題,做了詳盡理論推理與展現,急需結論的朋友,拉倒文章底部看“結論”即可。
案例一:甲公司2021年1月1日與非關聯方分別投資800萬元與200萬元成立乙公司,當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計提盈余公積10萬元,乙公司將50萬元未分配利潤轉為股本,乙公司向股東分配利潤20萬元,年末未分配利潤余額=100-10-50-20=20萬元。
問:甲公司合并報表如何編制調整抵消分錄?
合并報表基礎理論朔源一:
甲公司年底將乙公司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進行匯總,到底代表什么含義。這個問題必須弄明白。
1、我們將乙公司各損益項目理解為“未分配利潤”的明細科目,那么,乙公司所有損益類科目都屬于“未分配利潤”,損益類科目僅僅是未分配利潤的明細科目。
2、假設乙公司賬務處理時,使用報表項目作為會計科目編制會計分錄,使用未分配利潤科目代替各損益項目,那么,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將乙公司所有會計分錄匯總,相同科目借方貸方抵消,就是資產負債表,這筆匯總分錄相當于:
借:乙公司各項資產(余額)
貸:乙公司各項負債(余額)
乙公司各項所有者權益(余額)
3、甲公司合并報表將乙公司資產負債表合并,相當于按照乙公司資產負債表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余額編制一筆分錄:
借:乙公司各項資產(余額)
貸:乙公司各項負債(余額)
乙公司各項所有者權益(余額)
你沒有看錯,就是上述“2”的匯總分錄!
那么,年末甲公司合并底稿將乙公司利潤表合并代表什么含義呢?根據上述“1”,可以理解為未分配利潤的明細科目匯總而已,損益類項目是未分配利潤的明細,那么利潤表不過就是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發生額的明細補充說明。
4、綜上,合并報表表面上反映的是“報表(母)+報表(子)+調整抵消=合并報表”,而母公司報表=母公司分錄匯總,子公司報表=子公司分錄匯總,因此,“報表(母)+報表(子)+調整抵消=合并報表”也可表達為“分錄匯總(母)+分錄匯總(子)+調整抵消=合并報表”。
這樣,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結論蹦出來:調整抵消的本質是站在合并角度審視個別角度的會計分錄,從而進行調整(角度差異)和抵消(重復計算)。
合并報表基礎理論朔源一可以總結為:報表+報表=分錄+分錄
明白上述內容,我們現在繼續研究合并調整抵消。
合并報表理論朔源二:母公司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母公司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后,在理論上理解為母公司就是按照權益法對子公司投資進行賬務處理的!再說一遍,母公司既然對子公司投資轉為權益法,理解為母公司就是按照權益法進行處理的,在后續分析調整抵消時,不要多生枝節,這句話看不懂,后續調整抵消就無法理解。
合并報表理論朔源三:調整抵消本質就是調賬而已,為了理解,逐筆分析調整抵消分錄:

合并報表理論朔源四:上述逐筆分析容易理解調整抵消過程,但是顯得繁瑣,為了顯得簡潔,只需將上述調整抵消分錄匯總即可。
為了調整抵消分錄匯總與一般教材顯得一致,虛擬一筆借方貸方都是未分配利潤,金額為子公司年末余額20萬元的分錄:
借:未分——年末20
貸:未分——年末20
將虛擬分錄和上表逐筆調整抵消分錄全部匯總,可得如下分錄:
借:股本 1050
盈余 10
未分——年末 20
貸:長投 864
少數股東權益 216
借:投資收益 80
少數股東損益 20
貸:未分—計提盈余 10
未分—向股東分配 20
未分—轉股本 50
未分—年末 20
結論:子公司未分轉股本,調整抵消分錄中,在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利潤分配抵消一筆分錄貸方,增加“未分配利潤——轉股本”及相應金額即可。
來源:公眾號 準則講解 作者:藺龍文
2008年11月的解答——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數怎么做合并報表啊?
問:子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累計虧損為356.25萬元,所有者權益小計為-156.25萬元,母公司占51%的股份,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以減至零為限,在做合并抵銷分錄的時候,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已確認的102萬元的虧損額,少數股東收益確認了98萬元的虧損。總計已經把200萬的注冊資本已全部抵銷,那未分配利潤中還有-156.25萬元的虧損在合并資產負債表和合并利潤表中怎么體現啊?
答:按照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在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時,如果被投資單位發生虧損,投資企業應按持股比例計算應承擔的份額,并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一般以長期股權投資減記至零為限。其未確認的被投資單位的虧損分擔額,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可以在合并會計報表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增設“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項目;同時,在利潤表的“少數股東損益”項目下反映,這兩個項目反映母公司未確認子公司的投資虧損額。
來源:安徽稅務籌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