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咱們企業往來中有稅務風險,怎么辦?
來源:馬昌堯 作者:馬昌堯 人氣: 發布時間:2022-08-10
摘要:今天接到一個咨詢,說是過幾天稅務局就要來檢查了,總感覺賬務有一些不對勁,往來里面掛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了一些具體情況),不知道怎么辦?稅務局會不會發現?也跟老...
|
? 今天接到一個咨詢,說是過幾天稅務局就要來檢查了,總感覺賬務有一些不對勁,往來里面掛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了一些具體情況),不知道怎么辦?稅務局會不會發現?也跟老板反映了,想請我支支招。
??
? “平時不健身,等身體出毛病了再健身,遲了!碰運氣吧”。
??
? 為了讓大家平時也給企業的往來“健健身”,今天就和大家一同討論一下這往來中的“疾病”。
??
? 一、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
??
? (一)、財務人員變動頻繁,往來不對賬、不清理。
??
? 由于企業管理不規范,造成企業財務人員變動頻繁,新接手的財務人員往往只對自己接手后的工作負責,造成往來賬款賬目不清,無論是應收還是應付,由于賬務不清晰,往往財務人員對對賬工作持抵觸態度,長此以往必然造成賬務混亂,為今后的催款、清理工作帶來困難。
??
? 有些名存實亡的往來賬款長期掛賬,如壞賬不及時報損、處理,收款后不及時核銷,不需付債務不及時報批做營業外收入等,均造成往來賬款賬目混亂。
??
? (二)、因企業管理需要,調節利潤、抽逃資本、虛假出資。
??
? 一些效益較好的企業,利用“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賬戶虛列費用,加大成本,人為調減利潤。
??
? 一些效益不好的企業,在完不成經營指標時,將生產成本不進行賬務處理,而掛入“預付賬款”、“待攤費用”等賬戶,人為調增利潤,為上級考核、提拔、任用等撈取政績。
??
? 一些企業在股東繳完注冊資本后,將資金抽逃出企業,掛“其他應收款”,長期掛往來,無歸還。甚至有些企業在沒有實際出資的情況下,通過掛“其他應收款”來進行虛假出資。
??
? (三)、為避稅,高管年薪支出、老板年終個人分紅掛往來。
??
? 很多企業為了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在發放年度績效或獎勵的時候,采取隱性發放,尤其是發放高管的年薪支出,掛“其他應收款”,長期不銷賬。
??
? 很多企業實現了利潤,股東在進行分紅時,為了不交稅通過掛“其他應收款”從企業提取紅利,然后通過發票來沖賬等行為。
??
? (四)、為朋友,出租、出借賬戶套取現金、無票灰色支出。
??
? 企業往來賬中有些一進一出的款項,無明確經濟內容,實際出借賬戶為他人轉款,違反財務管理規定;再如有些業務員,利用職務之便,多次以備用金名義領取現金,然后通過銀行轉賬還款,實際是為他人套取現金,違反了現金管理規定。
??
? 很多企業在發生對外支付提成、擁金、返款等業務時,沒有發票,直接通過往來進行掛賬,長期不核銷。
??
? (五)、管理不規范,設小金庫、壞賬不核銷、收入不結轉。
??
? 很多企業會存在私設小金庫的現象,當然你可能會問,私營企業還需要私設小金庫嗎?顯然小金庫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如:很多企業將廢舊材料、邊角余料對外銷售后取得的收入用于補貼食堂、員工發放福利等也都屬于私設小金庫。當然收到的收入不入賬或掛往來,然后轉出等行為也都屬于設立小金庫。
??
? 由于產品質量、折扣等問題,實際收到的金額小于應收金額或全部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發生的少收金額或壞賬損失,未進行核銷。預收賬款,長期不結轉收入等現象。
??
? 二、存在的納稅風險問題
??
? 1、財務人員對銷售貨物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可能根據對方要求開票的時間確認收入,對于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應計入其他收入,這就會導致往來款未按時結轉收入延遲納稅的風險,包括流轉稅與企業所得稅。
??
? 2、企業實際已付了款,采購的貨物已收到并投入使用,但發票還沒有收到,這種情況常有發生,但不少企業財務人員只計入往來而不結轉成本費用或為人的不結轉成本費用,這將導致企業利潤虛高,提前多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結束前取得合法票據,稅前可以扣除。也就是說沒有取是成本發票也可以列支成本費用。
??
? 3、壞賬損失屬于專項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需提供中介機構的鑒證報告,稅務機關受理之后才能扣除,而我們財務人員往往通過內部管理人員的簽訂確認后直接進行核銷,未準備相關證據材料,造成在所得稅前無法扣除。
??
? 4、企業與關聯公司之間的往來,一般計入“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短期內還款清賬一般不涉及稅務風險,但若長期掛賬,很容易引起稅務機關關注,容易被認為是借款,借款不收取利息,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存在被核定利息收入征稅(增值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
? 5、如果給公司高管的績效工資、股東的分紅或股東向企業的借款,以借支的形式掛往來。在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進行相關核銷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能視為企業對高管發放的工資、對股東的分紅,涉及20%的個人所得稅。
??
? 6、對企業私設的小金庫、出租出借賬戶等行為,一旦被發現后,就會被認定為偷稅行為,需要補交流轉稅與企業所得稅。
??
? 通過對以上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分析,我們發現每一項管理的被后都隱藏著納稅的風險,如果我們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納稅成本,希望通過今天的探討能引起財務同行們的注意與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