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以來,不知道是否年底稅務機關的風險核查任務比較多,已經有不少水友向木水咨詢關于增值稅稅負怎么樣才是合理的問題。而木水其實真的不會回復,因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以及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增值稅稅負都會顯著不同,而且還會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所以,基本上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而且根據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制度,屬于消費型增值稅中的購進扣稅法,納稅人增值稅稅負受其經營銷售模式、生產安排方式和采購模式影響,很難做到整齊劃一的標準。
但是,木水也明白,水友們之所以有這個疑問,主要是因為理論上的東西,在實務中是很難行得通的,各地基層稅務機關,為了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入庫,會對增值稅稅負按照行業的劃分來進行管理,一般來說,如果企業稅負顯著低于所在行業的全省或某個地區的平均數,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就會發出風險預警,這時,風險應對部門就會發出風險核查通知給企業,或者直接實施納稅評估了。
既然這樣,木水就嘗試從邏輯分析的角度對增值稅稅負進行探討吧。
正如前面所述,增值稅的稅負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研究之前,木水首先要設定一個理想狀態,然后再慢慢增加影響因素,希望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前提假設
1.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大批量增加或更新生產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
2.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原料采購和耗用基本平衡,即采購量=耗用量,購進原料后,取得專票等抵扣憑證會立即申報抵扣進項稅,不存在進項稅抵扣與采購的時間差異;
3.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是產銷平衡的,即產品的生產量=產品銷售量;
4.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產品結構不會發生重大調整;
5.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產品成本以原材料成本為主;
6.在一定時期內宏觀經濟環境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包括增值稅政策、稅率不會出現重大調整、不會出現通縮或者惡性通脹情況等。
分析
在上述前提假設下,真正影響企業增值稅稅負的,就只有企業的采購情況和銷售情況,即
應納增值稅=銷售額*銷項稅稅率-采購額*進項稅稅率
兩邊同時除以銷售額
增值稅稅負=銷項稅稅率-(采購額/銷售額)*進項稅稅率
采購額/銷售額這個變量,木水暫時稱之為進銷比,根據前提假設2、3和5,由于采購量=耗用量,生產量=銷售量,產品成本結構以原材料為主,此時,進銷比≈銷售成本/銷售額=1-毛利額/銷售額=1-毛利率。
增值稅稅負≈銷項稅稅率-(1-毛利率)*進項稅稅率=(銷項稅稅率-進項稅稅率)+毛利率*進項稅稅率
由上面的增值稅稅負粗略表達式可知,在本文的前提假設下,增值稅的稅負受三個因素影響:銷項稅稅率、進項稅稅率和毛利率,而進銷項稅稅率受國家政策和企業所在的行業影響,一般對于單個成熟型企業來說,是不能有太多控制的,主要企業能夠控制且影響稅負的就是毛利率。
那么上述的理想狀態下得出的結論,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呢?
由于理想狀態太過苛刻,所以肯定不能在所有行業中進行實務應用。但是,某些特定的行業,還是可以適用的。比如,處于產業成熟期的行業、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等。
眾所周知,處于成熟期的產業,產品基本標準化、差異不明顯,市場巨大但基本已經飽和,生產穩定且局部出現過剩產能,銷售額、盈利水平和現金流比較容易預測,這種狀態下,產業內的大部分企業都不會再投產更多的產能,預算比較容易做出,所以大部分都可以實現采購耗用平衡和產銷平衡,雖然不一定產品成本以原材料為主,但是由于工藝已經標準化,各企業間的成本構成也大同小異。另外,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因為本身固定資產不多,也不存在生產環節,周轉速度快,所以采購耗用平衡和產銷平衡,采購成本基本與銷售成本一致。所以,可以用毛利率差異來考察某企業稅負和行業稅負的差異影響因素。
本期,先到這里了,下期木水將會針對處于產業成熟期的行業、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等特定行業如果出現稅負過低時,如何應用理想狀態下分析的結論。
上期,木水得出了一個在理想狀態下的增值稅稅負粗略表達式,如下:
增值稅稅負≈(銷項稅稅率-進項稅稅率)+毛利率*進項稅稅率
并得出結論,在理想狀態下,由于企業個體行為對增值稅稅負的影響,主要集中體現在毛利率的差異上。
但是,這個結論,只能應用在某些特定行業的稅負分析。比如,處于產業成熟期的行業、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等。
本期,木水針對處于產業成熟期的行業、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等特定行業如果出現稅負過低時,如何應用理想狀態下分析的結論。
假設好人有限公司屬于休閑食品的生產制造企業,休閑食品生產制造行業,在國內已經處于成熟期階段,產品基本標準化,顧客對產品差異化的認可度不高,主要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而食品安全經過國家的長期整治,已經形成標準化的模式。稅務機關發現,好人有限公司在2019年度的增值稅稅負顯著低于同年度同行業的平均水平,并由此觸發了稅收風險管理系統的風險預警。此時,稅務機關和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一、在稅務機關的層面
作為負責稅收征收管理的職能機關,尤其是一線的稅源管理和稅收風險應對部門,建議不要簡單的出現納稅人增值稅稅負過低的風險,就認為納稅人必然存在稅收不遵從行為,立刻對企業“興師問罪”,可以先行對一些行業狀況和企業的財務、納稅情況進行分析。
由于好人有限公司所處的行業是成熟期產業,產品基本標準化、差異不明顯,市場巨大但基本已經飽和,生產穩定且局部出現過剩產能,銷售額、盈利水平和現金流比較容易預測,這種狀態下,產業內的大部分企業都不會再投產更多的產能,預算比較容易做出,所以大部分都可以實現采購耗用平衡和產銷平衡,雖然不一定產品成本以原材料為主,但是由于工藝已經標準化,各企業間的成本構成也大同小異。另外,高周轉的大宗商品貿易行業,因為本身固定資產不多,也不存在生產環節,周轉速度快,所以采購耗用平衡和產銷平衡,采購成本基本與銷售成本一致。所以,毛利率可以反映企業的單體管理運營與行業的差異。根據稅收征管系統獲取的和第三方機構取得的企業財務數據,可以確定風險年度的毛利率水平,并與同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和企業歷史同期毛利率比較。
(一)當企業毛利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大致相同時
由于毛利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大致相當,所以可以大致估計企業的產品結構與同行業大多數企業沒有顯著的差異,增值稅稅負過低的原因,可能與調整產品結構無關。
此時,可以查閱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查看是否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比期初余額大幅增加,或者是否存貨類流動資產期末余額較期初余額大幅增加。如果是,說明企業可能在本年度由于擴充產能或者需要備貨應對更高訂單需求。雖然該行業已經處于成熟期,行業整體的大幅增長比較難,單體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也比較低,但是,如果企業是一家新進入該行業的公司,或者成功找到現有市場的一個尚未飽和的細分市場,那么在一定時期內進行一定量的產能擴充,也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也可能存在企業為了降低稅負,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進項稅的情況。
?。ǘ┊斊髽I毛利率顯著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時
這種情形,表明導致企業稅負過低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毛利率的偏低。此時,可以查閱企業近幾年的財務報表,是否風險年度的毛利率比以往正常年度的毛利率也出現顯著下降。如果是,說明企業很可能在本年度對產品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導致毛利率出現顯著下滑,這可能是企業為避免將來的行業衰退而進入新領域;如果不是,說明企業很可能一直以來的生產運營管理都存在問題,其經營的成本比同行業的說明都要高,或者說企業的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地下,成本控制能力明顯不足,已經比同行業企業更早步入衰退期。當然,也可能存在企業為了降低稅負,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進項稅,同時為了消化虛增的庫存材料而在賬上多結轉產品成本的情況。
經過上述分析,得出對好人有限公司的初步估計,其中有些情況是可以接受并可直接排除風險的,只需后續加強跟蹤監管,但有些情況是嚴重的涉稅違法行為,需要移交有關部門進行嚴肅處理的。但是這些估計都只是基于可收集到的有限信息進行的初步分析結果,并不能直接作為排除或應對風險的依據,具體還是需要根據風險等級,讓企業自行核查并反饋信息,或者實施納稅評估的。當然,通過初步分析,帶著問題下企業做進一步應對工作,總比收到任務后直接到企業“興師問罪”要好。
二、在企業的層面
好人有限公司在收到稅務機關的風險核查通知或者納稅評估通知時,首先不要慌張。稅務機關并不會無故針對某個納稅人,只是因為一些指標觸發了系統的風險,才會進行應對。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直接經營的納稅人,對自己本身的財稅信息、經營情況了解程度肯定比稅務機關深入,也就是說,心里也有點逼數了。造成稅負過低的原因,是正常原因還是某些違法原因自己清楚,也不用看著自己的報表做什么分析對比了。
如果稅負過低的原因,是由于擴充產能或者需要備貨應對更高訂單需求,或者是公司需要進入新領域而對產品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那么就需要準備足夠的證明材料,例如公司產能擴充、進入新領域等的內部決策資料以及合理商業理由的說明,未來可能出現更高訂單需求的分析或協議材料,增購固定資產、存貨的內部審批材料和相關合同、采購單據、對方送貨單、入倉單、發票等交易資料等,最好有一個增值稅稅負過低的過渡期以及預計何時可恢復正常稅負的說明,如果存在因內部管理不善導致存貨等資產非正常損失而未做相關增值稅處理的,應承諾在本次風險應對中做相應的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如果是由于內部控制不嚴格,采購成本控制能力不足,造成采購物資質次價高等,導致增值稅稅負過低,應進行詳細說明,并向稅務機關承諾采取整改措施,承諾在可預見的將來有效控制采購成本,讓企業經營回歸正常,從而讓增值稅稅負回歸合理,如果存在因內部管理不善導致存貨等資產非正常損失而未做相關增值稅處理的,應承諾在本次風險應對中做相應的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如果是由于對上下游議價能力不足,成本控制和渠道保持能力已經跟不上,可能提早步入衰退期,則需要向稅務機關進行詳細的說明,對行業競爭狀況、本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將來是否已準備了退出計劃等進行說明,如果存在因內部管理不善導致存貨等資產非正常損失而未做相關增值稅處理的,應承諾在本次風險應對中做相應的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如果是由于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等違法情況,木水認為就沒啥好說的了,這是嚴重的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木水沒有什么好的應對方法,建議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積極配合稅務機關的工作,爭取寬大處理吧,祝好運!
以上就是木水對理想狀態下的分析結論,在特定行業的應用的舉例和建議。當然,稅負管理和風險應對工作實務是千差萬別的,并沒有什么標準的應用方法。總體來說,就是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有的放矢,依法合規應對處理就是了。在目前國家的優化營商環境,以歷史眼光看待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方向下,木水建議稅務機關在應對過程中,發現企業稅負過低的原因合理,且在不違反相關規定的情況下,盡可能認可并為企業排除稅務風險,并加強后續的跟進監管確保合理原因的真實性。企業如果通過風險應對工作,發現自身經營管理存在不足的(包括但不限于財稅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管理、經營監督管理等),應及時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改善企業經營,實現更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