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打包”銷售生意
來源:中國稅務報 作者:朱彥 楊凱 鄭暉 人氣: 發布時間:2022-08-08
摘要: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秭歸縣稅務局攜手警方,破獲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違法團伙成立空殼企業,隨后將公司證照、發票等資質打包銷售給下游企業非法牟利。案件移交司法機...
|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秭歸縣稅務局攜手警方,破獲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違法團伙成立空殼企業,隨后將公司證照、發票等資質“打包”銷售給下游企業非法牟利。案件移交司法機關審理后,涉案人員陶某、胡某、陳某分別被秭歸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年、7年和3年,并分別處罰金20萬元、15萬元和1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25.5萬元。目前,警方根據案件發現的下游企業違法線索,正在開展進一步的追蹤調查工作。
不久前,秭歸縣稅務局檢查人員發現,轄區有8戶注冊成立時間臨近的企業行跡異常:企業成立后短時間內即對外頂額開具了大量增值稅專用發票,隨后又在短期內相繼失聯。8家疑點企業開具的發票涉及下游19省市的多家企業,金額達1億多元。
綜合各類疑點,檢查人員認為,8家企業具有虛開增值稅發票違法重大嫌疑。案情緊急,秭歸縣稅務局與公安機關迅速組建專案組開展調查。專案組以所掌握的涉稅信息為線索,追蹤核查,及時控制了涉案企業的相關涉案人員。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違法企業背后的操縱者陶某、胡某、陳某等人逐漸浮出水面。
專案組迅速布控,對陶某等人進行了抓捕,并從違法窩點查獲了空白發票、金稅盤、公司證照等大量物證。在隨后的訊問中,陶某、胡某等違法團伙成員,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
經查,陶某、胡某等人結成團伙,通過騙取他人身份信息登記注冊空殼公司,在稅務機關騙領增值稅發票后,再將公司證照、印章、增值稅發票、金稅盤等物品“打包”,以高價出售給下游違法分子,由其從事虛開等違法行為,并從中非法獲取收益。但違法團伙沒想到,覆滅的日子來得如此之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