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實名舉報信,讓H地產公司3年前的一筆大額壞賬進入檢查人員視線——奇怪的購銷合同、疑點重重的糾紛處理過程……面對重重迷霧,辦案人員赴深圳、海南外調,經過審慎取證,細致調查,一步步揭開了企業壞賬背后的秘密。
面對2000萬元損失,企業為何淡定?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第六稽查局最近以實名舉報信息為線索,核查確認,重慶H地產公司通過虛構壞賬的形式,在賬簿上多列支出少繳企業所得稅。該局依法將企業行為定性為偷稅,并作出追繳企業所得稅500萬元、加收滯納金200余萬元、并處罰款的處理意見。
2019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第六稽查局(以下簡稱“第六稽查局”)接到實名舉報,稱劉某實際控制的H地產公司虛構電梯買賣業務涉嫌偷稅。接到舉報后,第六稽查局迅速指派專人對舉報線索進行核實了解。
在對舉報信息核查的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H地產公司幾年前有一起經濟糾紛仲裁事項。起因是由于某房產項目建設需要,該公司2012年8月與海南洋浦C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工貿公司”)簽訂了電梯產品買賣合同,準備從C工貿公司購買電梯123部,并通過銀行賬戶向對方支付了2000萬元的“預付電梯款”。但C工貿公司收款后在此后3年多時間里卻一直沒有發貨。
于是,2015年12月,H地產公司向廣東省湛江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湛江仲裁委員會隨后作出《裁決書》,裁決C工貿公司于裁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H地產公司返還2000萬元電梯貨款。但C工貿公司接到仲裁結果后卻并未執行。2017年4月,H地產公司向海南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裁決書》。海南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后,經過審理和調查,未發現C工貿公司有財產可供執行。于是2017年9月,海南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執行裁定書》,因C工貿公司無可供執行的財產,裁定終止《裁決書》執行程序。
隨后,H地產公司依據《執行裁定書》,將其預付的2000萬元貨款以壞賬損失為由列入2017年度“管理費用”科目進行了稅前列支。
從這起業務糾紛的經過看,似乎只是H地產公司一筆未完成的普通采購業務,沒有明顯涉稅問題。但從H地產公司相關人員口中,檢查人員了解到,H地產公司對于這筆2000萬元巨額貨款損失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在提請仲裁前,并沒有派員到相關企業積極聯絡追討貨款。仲裁后,對方未及時履行《裁決書》返還貨款,H地產公司也沒有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這并不符合企業經營常理。
檢查人員決定對該項業務進一步核查。
檢查人員到重慶市萬州區住建部門調閱了某房產項目的施工設計圖等資料,發現該項目電梯實際用量是51部。與H地產公司向C工貿公司購買的123部電梯數量存在較大差異。更為奇怪的是,在與C工貿公司簽訂合同3個月后,H地產公司又與重慶T電梯銷售公司簽訂了50余部電梯的買賣合同,并且合同已如期履約。
此外,檢查人員分析H地產公司與C工貿公司簽署的購銷合同時發現,雙方約定,解除電梯產品買賣合同關系的仲裁地為海南,但2015年H地產公司卻向廣東湛江仲裁委員會申請了仲裁,而C工貿公司對仲裁地點、仲裁機構的變更毫無異議。
奇怪的購銷業務、不合常理的糾紛處理態度和方式……檢查人員認為,H地產公司的這起業務和糾紛均有蹊蹺,背后很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決定對該起糾紛涉及的這筆壞賬業務立案徹查。
關鍵人員露出破綻,天機泄露
H地產公司一直聲稱其預付的2000萬元貨款因為無法收回,才計入壞賬損失。那么這2000萬元資金業務是否真實存在?專案組認為,應該查清企業是否支付該筆貨款或存在資金回流情況,對H地產公司疑點業務的相關資金流進行重點調查。
專案組首先調查H地產公司與C工貿公司的資金往來情況。隨著調查的深入,辦案人員發現:由于2012年當時企業轉賬是到銀行柜臺手工填單進行匯款,加之銀行系統在8年間不斷升級迭代等原因,至案件核查時,要想準確查找到當年的轉賬信息非常困難,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在短時間內較難有收獲。
于是,專案組決定轉換調查方向,通過尋找關鍵涉案人員來打開突破口。既然資金流向核查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突破,那么找到C工貿公司的關鍵人員,也許從中能獲知當年交易的真實情況。于是,專案組將調查目標鎖定在與H地產公司簽訂合同的C工貿公司負責人梁某身上。
專案組經過多方調查尋找獲知,此時梁某因涉嫌經濟違法已被海南省紀委監委控制。在海南當地稅務機關的協助下,通過與海南省紀委監委、公安等部門溝通協調,專案組在海南見到了C工貿公司的負責人梁某。
梁某在詢問中稱,她雖然掌管公司印章等,但只是名義上的C工貿公司負責人,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其實是劉某,與H地產公司的合同是遵照劉某指令簽署。同時梁某還證實:C工貿公司成立以來從未開展任何實質性業務,并沒有經營電梯產品。
梁某提供的信息,使案件的調查峰回路轉,既然H地產公司和C工貿公司均由劉某實際操控。那么,兩個公司之前簽訂的電梯產品買賣合同,以及之后雙方因合同產生的糾紛和仲裁等事項,均很可能只是劉某導演的一出戲。
精心設計的戲碼,穿幫了演砸了
至此,案件真相呼之欲出。為完善證據鏈,將案件辦成鐵案,專案組經過研究,決定集中力量核查企業資金流,獲取確鑿證據。辦案人員再赴海南外調,在當地銀行部門的大力協助下,檢查人員找到了塵封8年的企業賬戶歷史交易信息檔案,經過大量篩查工作后,從中找到了2013年9月H地產公司將2000萬元貨款轉到C工貿公司銀行賬戶的交易明細信息。
既然C工貿公司沒有實質性經營行為,那么這2000萬元“預付電梯款”究竟去了哪里?
檢查人員決定繼續調取分析C工貿公司的銀行流水,可該公司海量轉款記錄如蛛網般交錯縱橫,需要梳理分析的銀行資金流水數據巨大,短期內依靠專案組自身力量,難以完成取證工作。
面對技術難題,在海南稅務機關的協助下,專案組的銀行信息核查工作得到了海南省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在公安機關技術人員的協助下,專案組對16萬余條銀行流水信息進行篩查、分析后,終于發現了H地產公司匯出的2000萬元資金的蹤跡:C貿易公司賬戶收到2000萬元后,被分成兩筆,一筆1127.5萬元的款項隨后經劉某控制的幾家關聯公司流轉后,最終以劉某個人借款的名義回流到H地產公司;另一筆872.5萬元的款項同樣在關聯公司幾經周轉后,最后被匯到香港某個賬戶,最終被H地產公司調出,用于購買一位股東的退股股權。
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檢查人員隨即對H地產公司和C工貿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劉某進行了詢問。詢問過程中,劉某起先堅稱企業守法經營,并無任何涉稅違法行為,但面對檢查人員出示的各項翔實證據,最終劉某難以自圓其說,承認H地產公司與C工貿公司的交易,以及隨后產生的糾紛均是由其一手操縱和安排,目的是讓2000萬元有個“正當”的理由計入壞賬損失,以達到虛增成本、少繳稅款的目的。
針對企業的違法行為,稅務機關依法對H地產公司在賬簿上多列支出、造成少繳企業所得稅的行為定性為偷稅,作出追繳企業所得稅稅款500萬元、加收滯納金200余萬元、并處少繳稅款50%罰款的處理意見。劉某表示接受稅務機關處理意見,并依規定補繳了250萬元罰款。目前,H房地產公司相關資產已被海南紀委監委依法凍結,待法院依法對其拍賣后,檢查人員將繼續追繳企業欠繳剩余稅款。
加強部門協作提高辦案效能
本案是一起企業虛增成本偷逃稅款的典型案例,案情頗具戲劇性,涉案企業挖空心思,虛構壞賬損失,以此逃避納稅,但在檢查人員縝密的核查之下,一切皆是枉費心機。
本案由于涉案業務時間跨度長,具有一定的核查難度。在前期核查工作不順利的情況下,專案組及時轉變方向,轉而調查企業關鍵人員,并由此打開突破口,取得了涉案地產企業編造虛假業務的線索與證據,掌握了核查主動權。檢查人員突破案件跨度時間長、核查信息量巨大等困難,在公安、銀行等部門協作下,從涉案企業8年前的海量轉賬數據中,篩查出2000萬元資金回流證據,最終使案情真相大白。
本案的違法方式和查辦經驗,為稅務機關進一步加強監管,防止稅款流失,提供了借鑒和方向。
其一,在日常征管中,應關注企業資金往來賬和大額壞賬損失等信息,加強風險預警。當發現企業往來賬目中資金借貸、融資行為頻繁,或產生大額壞賬損失時,稅務稽查部門應予以關注,詳細審核相關業務尤其是大額壞賬業務的具體情況,并對壞賬業務內容與企業經營項目的內在聯系、合理性等方面實施針對性分析和核查,以此審核大額壞賬業務的真實性,及時識別通過虛構壞賬損失等方式偷逃稅款的涉稅違法行為。
其二,進一步強化稅銀協作,完善數據信息共享分析機制。在實際檢查工作中,遇到案件涉案金額大、涉及區域廣、跨度時間長或團伙作案情況時,目前稅務檢查人員常需往返多地、于多家銀行核查取證,程序煩瑣,費時費力,影響辦案效能。
為進一步加大涉稅違法打擊力度,提高辦案效能,稅務機關應與金融部門深化協作,在部委的層面上,進一步通過完善涉案資金賬戶查詢機制和制度,建立完善大數據部門共享平臺等措施,實現地市級以上稅務稽查部門獲得審批權限后,可在當地銀行的協助下聯網查詢涉案銀行賬戶(包括異地銀行賬戶)數據,并通過雙方共同開展資金監測分析等方式,實現共查共治,以提高各類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防范和打擊效率。(作者: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稽查局局長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