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稅務機關信息化能力的不斷提升,涉稅信息的大量積聚,對納稅人信息數據的掌握并據以“畫像”的識別技術逐漸強大,但再強大的數據能力,沒有應用技術和應用責任,也只能是“死寂”的數字。
現代化的稅收管理基石在于兩個核心:一是居于社會誠信的自行申報體系,二是居于大數據應用能力的風險控制體系。前者是居于風控下的“放”“服”,后者是居于征信下的“管”“打”。下面根據報道了解的情況,說一下代號為“鷹擊1號”跨地區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的案發情況,看看特大案件是如何查出來的。
1.起源
稅務機關有專門的稅收風險分析機構和案件案源選案部門。主要是通過納稅與財務數理邏輯關系及案件共性特征識別等技術分析涉稅案源。其作用大小主要居于三個方面,一是研究并設計出科學的風險數理分析模型,應用于數據的自動識別。二是模式分析結果結合其他信息的再論證。三是承擔風險管理的責任心。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之前查獲的比較著名的“海嘯1號”的起源是日常稅務管理中的巡查管理中發現小公司開具巨額銷售的疑點,再深入數據分析挖掘出來的。假如巡查人沒有高度的職業敏感,雖然說“伸手必被捉”,遲早可能被查處,但至少案發延后的多,抑或作案者“脫殼”后就此被塵埃淹沒……“鷹擊1號”的初始也是在必然的偶然中發現。
2018年5月,深圳市福田區稅務局在日常風險管理中,發現深圳市HT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幾個異常疑點:1.自2017年5月起停止經營業務,不再進行開票繳稅;2.突然在4月變更法人;3.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開具了數億元各類貨物的增值稅發票。據此,福田區稅務局立即對該公司實施了鎖票等風控措施,并按照具備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重大嫌疑為線索移交給深圳市稅務局稽查局。
2.初查
貓和老鼠是永恒的游戲。老鼠越多的地方,貓的技術就越高;老鼠在暗處,期望抓完老鼠,那是妄想。同理,深圳稽查局歷經磨練,自然識別和打擊虛開騙稅的嗅覺和能力相對也要高得多。對移交的線索進行詳細分析后,初步判定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價值的案件,第一時間與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組建專案組,對該公司及其背后人員開展深入偵查。涉稅犯罪,一般歸類于經濟犯罪,查處自然需要有專門的偵查技術,可惜稅務機關沒有被賦予這樣的能力,只能依靠警方的協作。
警方有天然的偵查能力,通過對為HT管理有限公司辦理發票領購的一個手機號碼信息追查,同意手機竟為408家企業辦理發票領購,郵寄發票紀錄高達852條,并且收件地址均指向深圳市寶安區某大廈。
對于這樣的重大線索自然不會放過,經查發現該地址注冊企業為“深圳市ST管理有限公司”,系一家從事工商注冊、稅務代理的中介公司。應用刑偵手段,經過排查摸底,一個表面上受理一般代理業務,暗中主要從事著買賣“空殼”公司的“黑中介”浮出水面。
3.打擊
有了上述的突破口,在稅警合作下,再加上對虛開犯罪證據相對最強的資金流信息提供方的銀行的介入,案件慢慢查實。
2018年10月份,最后收網,共搗毀橫跨深圳、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等6個省市涉稅犯罪團伙14個,端掉犯罪窩點3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0名,初步統計涉案金額近百億元。
筆者之所以重提這個案件的起源,主要想說的是,涉稅數據的集成和一定的數理分析形成分析識別結果并推送核查固然重要,但更多的還是在具體落實風險管理人員的責任性上。任何的風險模型不可能是具備先知能力的,而是對過往案件的總結提煉基礎上的分析結果,很難對新型作案方法的判斷,這就需要有日常具體的風險管理的補位。
貓與老鼠的游戲,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歷經磨練的。老鼠沒有歷經磨練,早已被吃;貓沒有歷經磨練,早已餓死(當寵物養的除外)。凡是有稅收的地方,必然有逃避繳稅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