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稅制實施以來,國家已將行政事業單位的部分收入納入稅收征管范圍,行政事業單位收費也列入了營業稅征收范圍,擴大了營業稅稅基,成為地方稅收的一個潛力很大的增長點。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稅收漏征、漏管現象十分嚴重,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稅收秩序。如××行政事業單位2004—2005年兩年間偷稅22.81萬元,現就該單位存在的問題簡單分析其成因與對策。
一、案情簡介
2006年3月,某縣地方稅務局根據稽查計劃安排,對本轄區××行政事業單位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間執行稅法的情況進行納稅檢查,并于2006年3月6日下達了稽查通知書。在檢查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詳查法和逆查法等檢查方法,全面認真地審核了該單位的原始票據、會計憑證以及有關資料,重點檢查了地方各稅納稅情況,發現以下問題:1.該單位2004年度收取下屬單位的交款82.09萬元,應繳未繳營業稅4.11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2052元,教育費附加1231元;收取其他收入27.65萬元,應繳未繳營業稅1.38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691元,教育費附加414元。2.2005年度收取下屬單位集資收入、管理費及收費基金等112.91萬元,全年應繳未繳營業稅5.64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2822元,教育費附加1693元。3.收取某公司管網改造項目經費15萬元,屬服務性收費,應繳未繳營業稅75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375元,教育費附加225元。4.收取勘測設計院小車租車費2.50萬元,屬交通運輸稅目,應繳未繳營業稅125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62元,教育費附加37元。5.收取勘測設計院承包費6萬元,并在勘測設計院報帳7.40萬元,定性為承租收入,應繳未繳營業稅67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335元,教育費附加201元。6.2004年度應代扣代繳而未扣未繳個人所得稅3.58萬元;2005年度應代扣代繳而未扣未繳個人所得稅5.53萬元。以上偷稅合計22.81萬元。
二、稽查處理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第2款的規定,“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痹搯挝谎a繳營業稅12.67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6338元,教育費附加3803元,加收滯納金1.41萬元,并處以補繳稅款1倍的罰款13.68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必熈钤搯挝桓鶕嬎闱鍍韵騻€人追繳應扣未扣個人所得稅9.12萬元,并對該單位處以應扣未扣稅款1倍的罰款9.12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對該單位未按規定取得發票,處以4000元的罰款。共查補入庫稅款22.81萬元,加收滯納金1.41萬元,罰款23.2萬元,合計47.42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本案暴露出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
1.收入申報不實,資料報送不及時,代扣代繳制度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有收入來源,有政策性收費、服務性收費、財政撥款和其他收入四種形式。有的財會人員忽視了各項收入的性質,常常只就“其他收入”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而未報“服務性收費”和超標準“政策性收費”部分,造成少繳稅款;也有個別單位籠統申報納稅,造成誤征退庫的情況。另外,資料報送不及時,現規定每月10日前需要報送的財務資料到中旬、下旬才送到,不利于稅務部門及時掌握其財務變動情況。由于存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水平較低,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制度不完善,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意識淡薄,稅收政策及征收方式調整不及時等,致使個人所得稅稅源流失現象十分普遍。
2.收費政出多門且多頭分配。由于收費政出多門,政府對行政事業收費管理缺乏有力的理論支持和政策依據,資金管理大打折扣,實際上很大一部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的所有權、使用權歸單位支配,財政無法調劑,從而引發了亂收費,收費數額擴大。加上收費多頭分配,造成稅務部門對收費稅收征管困難。主要存在“四難”:即觀念難更新,政策難到位,票據難控制,稅款難入庫。
3.行政事業單位欠稅嚴重,偷稅漏稅時有發生。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都一味強調經費緊張和資金短缺,欠稅現象較為普遍,所欠稅款尤為營業稅、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居多,嚴重的影響了稅收計劃的完成。行政事業單位與下屬經濟實體之間的業務往來不是通過正常的財務手續,而是采用假合同、口頭協議,甚至行政命令來達到目的。
四、問題的成因
導至行政事業單位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本案的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事業單位行使著國家的部分職能,是吃“皇糧”的,歷年來無納稅習慣。新稅制實施以來,對這些單位的稅法宣傳又沒跟得上步伐,再加上地方稅稅種多,導至對行政事業單位成為新稅制的門外漢。
2.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財務人員對稅收政策重視不夠,對應稅收入不明確,該扣除支出的不扣除,該申報的未申報,該代扣代繳的未代扣代繳,造成稅款流失。承包費收入、租金收入也是未交營業稅的重點。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集資建臨街門面,年終時發放集資利息都沒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造成個人所得稅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單位納稅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國家整體觀念,有的甚至把偷逃個人所得稅作為占國家便宜的一種手段,有的以“某某單位未扣稅為什么我們單位這么積極”影響財務人員扣繳個人所得稅工作,致使稅收征管工作受阻。
4.目前我國地方稅體系很不完善,無立法權、政策調整權、稅種的開征停征權等,實質上地方財政無真正意義的財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政府財政利益的實現。目前地方稅稅源窄少,缺乏增長彈性,嚴重的資金短缺,迫使地方政府只得依靠行政性收費和基金來籌措資金,從而造成地方性收費居高不下。
五、解決對策
1.強化對政事業單位有關稅收政策的宣傳,并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納稅輔導,使其領導和財會人員掌握好相關稅收政策。通過抓大案要案,強化納稅意識。
2.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納稅鑒定,要求征收部門對各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全面調查,確定征免范圍,避免按單位或收費性質、項目劃分征免界限;建立征管資料,掌握稅源底子,加大管理力度,把征稅問題明確到對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上,利于征管。 |